既懂法律知識,又能說一口地道的彝語——這讓石林法院“阿詩瑪”特邀調解員王美仙在調解工作中事半功倍。
近年來,昆明市石林縣人民法院先后創(chuàng)建“阿詩瑪”和“高瑪饒”兩個彝漢雙語調解室,把轄區(qū)內從事律師、法律服務工作的70多名彝族同胞選聘為特邀調解員,運用富有彝鄉(xiāng)特色的“雙語調解”模式,讓糾紛止于萌芽、化解在訴前,實現公正和效率的“雙提速”。
雙語調解 高效化解矛盾糾紛
走進“阿詩瑪”調解室,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著訴訟指南、日常法規(guī),“客廳”沙發(fā)上擺放著彝族刺繡抱枕,墻上寫著彝族諺語“白紙黑字有理有據,火草麻布經緯分明”——這些小細節(jié),都讓來辦事的彝族群眾倍感親切。2019年,石林縣人民法院成立“阿詩瑪”調解室,聘請“阿詩瑪”特邀調解員為彝族群眾答疑解惑、調處矛盾。
十多年前,石林縣石林街道月湖村的畢某某向其三姐借款8萬元,后將一張銀行卡交給畢三姐(化名),告訴三姐除了賠款以外,剩下的錢留給自己的女兒。
畢某某去世后,畢三姐手里的那張銀行卡,成了一家人糾紛的根源。原因是,畢某某的配偶、女兒多次要求畢三姐按照畢某某的意愿,把剩下的錢交給畢某某的女兒,但一直沒拿到錢;而畢三姐不會漢語且存在語言表達障礙,長期保存銀行卡卻從未查詢卡內余額。
2021年底,石林人民法庭的法官和特邀調解員王美仙一起到月湖村發(fā)傳票,依托巡回法庭,運用“雙語調解”,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王美仙用彝語說服畢三姐交出銀行卡,由兩名巡回法庭的書記員陪同雙方當事人到附近銀行網點核實卡內余額。最后發(fā)現,這張卡從交到畢三姐手里,就沒有轉賬、取款記錄,卡里一分錢沒有。最后,采用調解的方式,各方達成協(xié)議,順利完成遺產分割。
“該案并不復雜,關鍵就是溝通障礙。”王美仙長舒一口氣。作為土生土長的石林彝族人,她有法學專業(yè)背景,又會彝族話,“雙語”調解成為她手中的針線,用來“縫補”矛盾的裂痕。“群眾的事無小事,訴前調解對百姓而言是最高效和最低成本的糾紛解決方案。”王美仙說。
目前,石林縣人民法院“阿詩瑪”調解室共有50名特邀調解員;石林人民法庭創(chuàng)立的子品牌“高瑪饒”調解室則有27名特邀調解員。他們有的在調解室坐班,有的分散到各村居委會,用彝漢雙語宣傳法律知識、調解矛盾糾紛。彝漢“雙語”調解成為石林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一塊“金字招牌”,和煦的春風吹遍石林彝鄉(xiāng)的每個角落。
一沉一提 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
石林縣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背著“法庭背包”,拎著“法庭行李箱”,走進民族群眾聚居村寨,掛起國徽,抬幾張桌子,就組成一個簡易的法庭,審理案件、化解糾紛。
2015年起,月湖村的魚塘每年雨季都會因水漫出淹沒周邊土地,有44戶村民財產受損。村民與魚塘承包人多次協(xié)商未果,今年年初來到石林人民法庭尋求幫助。
石林縣人民法院湯國研究案情后,先后3次組織工作人員到月湖村松草塘查看水位、檢查設備,了解村民土地被淹情況,認真傾聽雙方訴求。
2023年5月9日,湯國和“高瑪饒”特邀調解員張宏把雙方當事人聚在一起調解糾紛。“張宏作為村支書,更了解村里的情況,村民們信他,用彝語調解也更方便溝通。”湯國說。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xié)議,村民也拿到了賠償款。
這只是石林縣送法上門、快速解紛的一個縮影。石林縣人民法院下沉基層、面向群眾開展工作,截至目前,已設立旅游巡回法庭、臺創(chuàng)園巡回審判點、彝族第一村、小箐村4個巡回辦案點,將司法服務送到景區(qū)、臺創(chuàng)企業(yè)和群眾家門口。
與此同時,石林縣人民法院組建5個速裁團隊,實行法官、法官助理和調解員“一個團隊一體辦理”,“雙語”調解助力速裁團隊跑出“加速度”。以往50個自然日的平均審理周期,速裁團隊則將審理案件期間壓縮到6到7天,部分案件立案當天即可調解結案。從2022年的數據來看,石林縣人民法院速裁團隊審理期限相較同期縮短了8.54%。
“巡回審理+雙語調解”滿足群眾多元化的需求,推動訴源治理向基層下沉,實現“立、審、執(zhí)、調”—體化;“訴前調解+雙語調解”促進大量簡單案件在立案階段、訴訟前端得到快速處理,大幅提升辦案質效。石林縣人民法院“一沉一提”,推動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基層化解糾紛網格,有效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